close

b14a  

  林嘉欣婚後暫別銀幕,過了五年相夫教女的生活,今年靜極思動,以林書宇導演的《百日告別》強勢復出。她飾演一個於婚前失去未婚夫的傷心女子,把痛在骨子裡的悲情拿捏得恰到好處,結果以一票之微險勝舒淇的《刺客聶隱娘》,捧走金馬影后殊榮,成為歷史上首位連奪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女配角、最佳新演員的「金馬大滿貫」得主,可說是她回歸影壇贏得非常漂亮的一場仗。

  《百日告別》是一個非常傷感的故事,講述由林嘉欣飾演的心敏和石頭飾演的育偉,兩個本來毫無交集的陌生人,卻在同一場連環車禍中失去另一半。與至愛死別無疑是人生中最傷痛的經歷,如何正確處理這種無告與無助的情緒,也許是無數人窮一生都在學習的課題。心敏和育偉各自用自己的方法,嘗試在一百日內走出悲傷,讓我們也用一百分鐘,去陪伴他們走過這段百日療癒之路。

宣洩悲傷的出口

  《百日告別》導演林書宇於2012年經歷喪妻之痛,往後的日子一直深陷於無窮無盡的悲傷當中,失去人生方向。他坦言創作《百日告別》就像一個告別的儀式,把傷痛和思念放入影像當中,與亡妻告別,然後才可以好好活下去。

  喪妻的育偉的原型是否導演的個人寫照,我們不得而知,肯定的是如果失去至愛的傷痛與憤怒找不到宣洩的出口,將觸動更多負面情緒,復原之路就會更漫長。育偉最早期的哀傷,是以極度憤怒的形態表現出來,他甚至想過報仇,殺死那個撞死她妻子的司機。但是當他知道司機亦於車禍中不幸身亡,他的家人同樣也經歷傷痛,他到底還要報什麼仇?

  同時,面對親友過分的關心,育偉變得愈來愈煩躁,因為他發現自己是那麼的身不由己,連妻子的葬禮用什麼宗教儀式也做不了主。如果世俗的告別只是一場又一場的宗教儀式,那麼,深藏於心底的告別式是否只能無聲地獨自進行?結果,育偉選擇按著妻子留下的筆記本,逐家逐戶向妻子的每個學生退還教琴學費,其間他更從學生的口中,了解一些他不知道的妻子生前點滴。育偉透過完成妻子生前未了的心願作為告別式,慢慢,壓在他心上的包袱似乎變得愈來愈輕了。

一個人的告別式

  也許是男女大不同,要性格壓抑內斂 的心敏,短期內放下哀傷,相信難上加難。心敏的未婚夫車禍去世後,她作為男方未過門、沒有名份的妻子,在喪禮上只像一個被男方家庭排除在外的局外人。心敏唯一能夠傾訴的對象,就是她年邁的父親。然而,當父親的腦筋不大清楚,反反覆覆地詢問,反而讓這一段痛苦的經歷不斷輪迴,讓她更難解脫。

  人死如燈滅,但活下來的人怎麼辦?心敏守著男友留下的食譜、漫畫及空洞的房子,去沖繩完成一個人的蜜月旅行,依然無法釋懷;當她企圖自殺失敗之後,偶然得悉未婚夫國中老師的遭遇,她終於像育偉一樣,領悟到身邊可能還有很多人都經歷過失去至親的悲傷。心敏自從了解自己並非是唯一的可憐人,她才能夠釋放情緒大哭一場。可能心敏還不知道將來的路該怎麼走,但如果上天要她留在世上學習面對,她就應該放下心結好好活下去,去報答她曾經愛過的人,才是最好的告別式。

花開花謝終有時

  釋放哀傷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時間表。一百日只是一個泛指,有些人可能很快,有些人可能很慢,甚至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來。說到底,我們最不能釋懷的,就是無法彌補所愛的人不辭而別帶來的遺憾。然而,並非每一段關係的結束,都有彼此互道再見的機會。作為曾經經歷過喪親之痛的過來人,導演要講的,我都懂;心敏藉著一個人旅行治療傷痛,我懂得更多。死亡並非不能提,甚至不能碰的禁忌,哭泣與求助更絕非弱者所為。導演藉著《百日告別》真誠地掏空自己,把自己的傷口翻出來公諸於世,何嘗不是也想我們透過電影得到溫暖與慰藉,慢慢找到心靈的依靠,然後靠自己力量,衝開情緒的枷鎖。

  林嘉欣於《百日告別》開拍前一個月遭逢父喪,她將真實人生的悲傷,全數傾注在心敏身上,拍攝期間曾經因為太投入而崩潰昏倒,但隨著拍攝完結,她的鬱結也解開了,後來更在金馬獎頒獎禮上公開致謝亡父。如果所有告別式都不需要刻意去經營,時間到了就自然放下,那麼即使過了百日之後不能再哭,我們仍然可以把對方的氣味與習慣保留在生活裡,讓對方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。就像林嘉欣在父親亡故後,依然為他的手機繳交電話費,每當思念父親,就會打電話去聽父親在留言信箱錄下的聲音。所以,我們也該相信,心敏與未婚夫、育偉與妻子,在經過短暫的分離之後,在未來那個遙遠而不可知的國度裡,他們必將重逢。

(原載2015年12月11日《文匯報》)

arrow
arrow

    沙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